【无花果树价格网】
无花果(ficus carica linn.)属桑科无花果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,原产于阿拉伯南部干燥而肥沃的亚热地区,它与葡萄、海枣、油橄榄一起,是人类较早驯化栽培的四大树种。砀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进,现已零星分布在全县各地,成为我县庭园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。据统计,我县目前约有无花果6o00多株,主要品种为紫果、布兰瑞克,年产无花果0.7万kg左右。无花果因其富含维生素a、c及各种有机酸、酶、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而被称为“人类2l世纪的健康保护神”。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工作实践,现就无花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作如下总结。
l 实验地环境条件
由于无花果零星分布全县各乡镇,笔者根据条件选择了城关镇、陇海乡、葛集镇等几个乡镇作为实验地点。栽培区的土壤以沙质土为主,ph值7.2—7.7;沙土耕作层养分平均含量:有机质0.77%,全氮0.049%,碳氮比9.1,速效磷3.4ppm,速效钾81.3ppm;地下水矿化度小于0.5克/升;年均气温l4℃,无霜期年均199天;年平均降雨量773nan;日照时数248o.6小时,全年大于lo℃的生长积温4440日度,砀山县的水、热、土壤条件特别适于无花果生长,无花果在砀山各地区长势均良好。
2 无花果虫害及其防治
2.1 桑天牛
2.1.1 生活史及习性在砀山2—3年l代,成虫始发于6月上中旬,6月中下旬为盛期。成虫产卵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,常将卵产于距面30cm左右的树梢或二年生大枝上。产卵时成虫在树皮和木质部咬出“u”或“t”形刻槽,并产下l粒卵虫。小幼虫危害极易发现,凡是见到有红褐色粪便处,其中必有幼虫。幼虫从上向下蛀食皮层,由在韧皮部越冬,次年春本质部蛀食。第三年5—6月老熟幼虫化蛹,6—7月羽化成虫。
2.1.2 防治方法
①每年6__7月成虫产卵期人工捕杀。
②对上年有虫害的无花果树,于4—5月份和9-lo月份在枝干部较后一个幼虫排粪孔处以8o%敌敌畏乳油或40%杀螟松50倍液,用注液器注入虫孔。或用药棉蘸药剂塞入虫孔,杀幼虫效果好。也可在初孵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之前,选用内吸性强的杀虫剂40%氧化乐果100倍液或10%灭虫精100倍液喷酒枝干及产卵处。
2.2 黄刺蛾
2.2.1 生活史及习性:在砀山一年发生l-2代。发生l代时,成虫于6月中旬出现,产卵于叶背,卵期7一lo天;幼虫于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害,仅食叶肉。残留叶脉,将叶片吃成网状;幼虫长大后,将叶片吃成缺刻,仅留叶柄及主脉。
2.2.2 防治方法
①幼虫期喷洒90%敌百虫1500--2000倍液,或敌敌畏800-1000倍液,或青虫菌800倍液,防治效果都比较好。
②将毒环绑于主干分枝处,毒杀沿树干爬行下地的老熟幼虫。
③可利用其趋光性,设灯诱杀,并可依此预测虫情。
2.3 黑绒金龟
幼虫取食无花果树根,成虫主要取食无花果嫩枝、新叶,喜群集暴食。
2.3.1 生活史及习性:一年发生l代,以成虫在土壤内越冬。翌年春天土层解冻后成虫开始上升,4月中下旬至5月初大量出土。取食嫩叶和芽,5月初至6月中旬为害盛期。6月产卵于5一loem的表土层内,卵期9天左右。6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新一代幼虫。幼虫取食幼根,至秋季3龄老熟幼虫钻入20— 30厘米深的地下做土室化蛹,蛹期l0天左右羽化,羽化出的成虫不出土而进入越冬状态。
2.3.2 防治方法
①在成虫盛发期,于5时左右无风情况下用杨(或柳)树枝叶沾80%敌百虫200倍液,每隔l0一l5米一束插于苗圃或新植幼树地内诱杀成虫,也可用50%久效磷50倍液浸泡杨(柳)树枝lo多个小时,每亩5把插于地下,诱杀成虫。
②土壤处理。每亩5o%辛硫磷200--250克加细土25_-30千克,撒后浅锄;50%辛硫磷乳油250克加水1000--1500千克,顺垄浇灌;每亩2%甲基异柳磷粉剂2—3千克加土25—30千克顺垄撒施,并浅锄。
③树体处理。在成虫盛发期,可用80%敌百虫800倍液,或50%马拉硫磷乳油2o0o倍液或25%可湿性西维因1000倍液喷雾树体,效果都比较好。
④在成虫发生期,利用其假死性,组织人力于傍晚摇动树体将其振落捕杀。
3 无花果病害及其防治
3.1 灰斑病
3.1.1 症状:叶片受侵染后,初期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,直径为2—6mm,边缘清晰,以后病斑灰色,在高温多雨的季节,迅速扩大成不规则形,病斑密集且互相联合,使叶片呈焦枯状,老病斑中散生小黑点,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发生,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。
3.1.2 防治方法
①发病前l5天左右,用1:2:300波尔多液,或0.5-0.5:200锌铜石灰液,或50%可湿性灭菌丹粉剂o.5千克加65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千克加水500升稀释后喷施树体。
②秋后扫除病叶,烧毁,消灭侵染源。
3.2 炭疽病
3.2.1 症状:发病初期,果面出现淡褐色圆形病斑并迅速扩大,果肉软腐,成圆锥状深入果肉,病斑下陷,表面呈现颜色深浅交错的轮纹状。当扩大到直径约l-2厘米时,病斑中心产生突起的小粒点,初为褐色,后变为黑色,成同心轮纹状排列,逐渐向外发展。高温高湿时易发生。此病在果实近熟时发生,一般在7月中下旬开始发病,8月中下旬发病较多。在生长季节不断传染,一直发展到晚秋。
3.2.2 防治方法
①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果,并深埋或烧毁。
②在发病前一个月左右喷一次200倍波尔多液后,一般在5月中下旬、6月上旬、6月下旬和7月上旬再各喷一次200倍波尔多液。
③从5月份起,每隔l5天喷一次80%大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共喷 8次,防治效果可达98%以上。从幼果期开始喷药,用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-1000倍液,每l5天喷一次,共喷3—4次,在6—7月份及初秋再喷200倍波尔多液,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。用双效灵200倍液于6月中旬— — 8月上旬喷雾树体,共喷4次,防治率可达90%以上。
3.3 枝枯病
3.3.1 症状:发病初期症状不易发现,主干或大枝上病部稍凹陷,可见米粒大小的胶点,逐渐出现紫红色的椭圆形凹陷病斑。以后胶点增多,胶量增大,胶点初显黄白色,渐变为褐色、棕色和黑色,胶点处的病皮组织腐烂、湿润、黄褐色,有酒糟味,可深达木质部。后期病部干缩凹陷,表面密生黑色小粒点,潮湿时涌出橘红色丝状孢子角。4月开始发生,4—5月为盛期,6月以后较弱,8—9月病害再一次发展。
3.3.2 防治方法
①加强果园的土、肥、水管理,增施农家肥,改良土壤,增强树势,提高抗病力。
②冬季刮治病部,并彻底销毁,同时清除病害较重的株、枝,减少侵染源。
③发芽前喷3—5度石硫合剂,或喷一次40%福美砷600倍液,或50%退菌特500倍液,以保护树干;5—6月可再喷两次1:3:300的波尔多液。
(记者 不详)